國家礦山安監局:推廣井下所有作業地點“無監控不作業”
2024-06-04 10:27:14
孫秀麗
45
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8日電(中青報·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)“災害不治、礦無寧日,重大災害治理始終是推進事前預防的重中之重。”今天,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張昕表示,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,推動重大災害分區管理、超前治理,實現由被動防范向主動治理轉變、由單一治理向綜合治理轉變、由井下局部治理向地面區域治理轉變。對未查清、未探明、未治理到位的,不得進行采掘作業,堅決不與災害“拼刺刀”。
新聞發布會現場。中青報·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/攝
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《意見》圍繞“事前預防轉型”提出了一系列措施,堅持關口前移、源頭管控,動態管理、超前治理,及時預警、迅速處置,把風險化解在隱患前、把隱患消除在事故前。
《意見》還提出,要加強源頭管控。張昕談到,先天不足,后天難補。要提高規劃質量,科學設置礦權,嚴格安全準入,著力避免先天不足。加快資源整合,推進升級改造,強化科技支撐,盡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。完善應急撤人制度,確保遇重大險情第一時間撤人。健全重大違法違規信息公示制度、懲戒制度和舉報獎勵制度,發動社會力量共同整治重大隱患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。
“科技賦能,耳聰目明。”張昕指出,還要提升科技興安、科技賦能、科技管理、科技監管能力和水平,逐步建成全國礦山安全風險監測“一張網”,加強礦山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、風險早期識別和預警預報能力建設,加快露天礦邊坡、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建設,推動入井人員唯一性檢查技術應用,推廣井下所有作業地點“無監控不作業”,實現從“人防”到與“技防”并重轉變。
本文章轉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
如有侵權請和管理員聯系刪除